系友訪談2 點燃生命起源的雙手-胚胎師

生命形成的那一瞬間,只有透過顯微鏡才能看見。在顯微鏡視野裡,看見的不止細胞,還有一份對家的期待。

你知道胚胎師的工作是什麼嗎?現行的試管嬰兒療程,包含誘導排卵、取卵與胚胎培養等一連串的步驟。醫師取卵後,便由胚胎師接棒;將取出的卵子,在模擬子宮環境的溫度及酸鹼值之下,進行一系列的操作,最終在體外完成精卵結合,見證生命的誕生。毫無疑問地,試管療程中,胚胎師身負著讓「卵子與精蟲順利受精,並順利形成胚胎」的重責大任。這任務不僅是整個療程成敗的關鍵,也是難孕夫妻對於求子的殷殷期盼。

卵子是最珍貴的臨床檢體,是人類最大的細胞。因為減數分裂、不對稱細胞分裂而產生第一極體,最重要的關鍵胞器-紡錘體,而它在細胞週期裡有不同的相貌。特殊的紡錘體顯微鏡,可以藉由偏光鏡過濾光波,在鏡頭下的黑暗世界裡只能看見卵子的透明帶與紡錘體,胚胎師會依據這個結果找尋最適合的卵子受精時間。

找出卵子最佳的受精時間後,胚胎師會借助顯微系統的機械手臂操作極細的玻璃pippet,由機械手臂代替雙手握住卵子、抓住精蟲;利用單一精蟲顯微注射(ICSI)的技術,找尋精蟲並活化卵子,讓卵子與精蟲受精是胚胎師最重要的任務,因為這是生命的起源。

受精卵開始進行細胞分裂,細胞數逐漸成長,胚胎培養第四天會進行細胞間的融合,到第五天形成囊胚。而囊胚像一顆像球一樣,由內細胞團與滋養層細胞組成。

藉著滋養層細胞形成的胎盤著床,內細胞團分化外、中、內三個胎層,胎兒隨著母體孕育十個月而逐漸成長。

出生前後的成長相片
試管嬰兒進行體外受精,讓胚胎師獨有這份幸福,在顯微鏡下看見每個小孩的小小時候。



隨著生殖醫學技術的進步,胚胎師可透過胚胎切片搭配NGS分生技術,擷取少量的胚胎滋養層細胞進行著床前染色體篩檢(PGT-A)與基因篩檢(PGT-D),挑選染色體正常或無異常基因的胚胎植入,有效提高懷孕率與活產率及減少遺傳疾病的延續。此外,目前生殖醫學也致力發展如胚胎粒線體含量與著床潛力關係、胚胎培養液成份與胚胎發育及染色體正常關聯性研究、建立AI人工智慧分析資料庫等,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。

此外,現行成熟的玻璃化快速冷凍技術,利用高濃度冷凍保護劑、極小體積與快速降溫的關鍵要素,能將卵子或胚胎瞬間降溫至-196度C;在瞬間降溫的過程中,能大幅度減低冷凍所產生的冰晶對於細胞的傷害,大大提升卵子或胚胎解凍後的存活率,存活率可達90%以上。這如同時光膠囊般的冷凍技術,能讓取得的卵子與胚胎,將不再受時間限制;冷凍的胚胎可以讓每對夫妻依照生涯規劃,隨時為家中增添新生命;尚未有懷孕計畫的夫妻、單身女生,亦可善用此項技術,及早「凍卵」,擺脫年齡的禁錮,將卵子保存在最佳的狀態,為自己的生育藍圖提早佈局。

胚胎師的臨床工作或許有些繁瑣和沈重。

每天都在無數個計時器的倒數中,進行胚胎、卵子的操作及冷凍解凍;從培養箱中取出培養盤,放到顯微鏡載物台上,耳朵聽見物鏡倍率轉換的機械聲,眼睛看著視野的微觀世界變化而加快的心跳聲,心情也隨之起伏。視野下的卵子有受精還是沒有?胚胎有形成可冷凍囊胚還是沒有?這是一份很沈重的壓力,但卻深深地成癮及著迷,因為滿意於揭曉答案後的上揚微笑,因為參與生命的形成,何其有幸?

2020年,是我踏入生殖領域、當胚胎師的第十年。

MT96 許雅惠

人工生殖醫學領域不是學生時代有細細討論的,有的臨床知識,包含最基礎的卵子、精蟲生成、胚胎學、到人工生殖醫學等皆需從零開始累積。同時也學習如何與難孕客戶諮詢溝通,操作受精、冷凍與其他技術。耕耘了四年,才能真正升格為獨當一面的胚胎師。在生命面前,每顆卵子與胚胎都是一期一會。胚胎師必須發揮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─執著、堅持與使命必達。身為一位胚胎師,用專業協助難孕夫妻完成求子的夢想;用雙手孕育的胚胎圓滿一個溫暖的家,是身為胚胎師的唯一初心。

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來自台北榮總,與北榮如此接近的我們,卻對這個領域甚少接觸,安排見習或實習是很好的一個開始。目前的胚胎師不限定醫檢師才能擔任,具生物背景即可。而胚胎師技術訓練著重在合格的生殖中心進行,並蒐集足夠的個案數後,由該生殖中心行文國健署即可取得胚胎師執照。目前任職的送子鳥生殖中心看重醫檢師的醫學人文培養,特別歡迎醫技系畢業生。

以下是目前YMMT於送子鳥生殖中心任職的學長姐,供學弟妹參考。

  • MT 93 謝宛蓉
  • MT 94 鄭嘉如
  • MT 96 許雅惠
  • MT101 黃勵健
  • MT104 李 雯
  • MT105 朱柏勳

發表留言